8月6日,中铝集团正式对外证实,工信部目前已确认中国铝业公司大型稀土企业集团组建方案。
事实上,当前中铝集团正处于业绩疲软、旗下上市公司中国铝业艰难扭亏的尴尬境地,而方案的通过,无疑为其注入一针强心剂。
值得注意的是,从目前来看,中铝的稀土资源将由其旗下的中国稀有稀土有限公司为主体进行整体打造,但是未来稀土资源的走向却在外界引起了诸多猜测。虽然此前市场有分析称公司将稀土资源注入上市公司的可能性并不大,但随着事态的进展,已有分析师表示此事或将被集团重新考虑。
资本市场上的异动或已体现出这种逾期。7月10日至8月7日,中国铝业股价从3.04元上涨至4.09元,涨幅34.54%,公司市值增长了141.75亿。
稀土价低短期业绩难起
工信部的一纸批文,让陷入巨亏泥潭的中铝集团终于获得了喘息之机。
根据工信部的意见,中国铝业公司以其控股的中国稀有稀土有限公司为整合主体,重点整合广西、江苏、山东、四川等省(区)的稀土开采、冶炼分离、综合利用企业。此后,中铝集团将成为横跨南北稀土和国内东西部地区的大型稀土集团。
值得注意的是,此前率先获工信部批文的厦门钨业(600549.SH),其主要任务是整合福建地区(五矿除外)现有的稀土资源,而包钢稀土(600111.SH)则是整合内蒙古自治区全部稀土开采、冶炼分离、综合利用企业以及甘肃稀土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并以控股的包钢稀土为主体,组建北方稀土集团。
而作为第一家获得工信部批复组建大型稀土集团的央企,中铝整合的稀土资源则不单单局限于某一地区,而是涵盖广西、江苏、山东、四川等地,涵盖了全国多地。
中铝集团媒体负责人姜志男告诉记者,这主要符合了中铝此前在稀土资源上的整体规划,公司希望将自己的稀土板块打造成地区上涵盖国内多地、在产品上能够涵盖中、轻、重稀土多个品种的综合型集团。
资料显示,2010年,中铝集团才开始以中国稀有稀土有限公司为平台,创立了大型稀土企业集团。不过,尽管起步较晚,但是根据上述中铝内部人士的介绍,近几年中铝旗下的中国稀有稀土有限公司的运营状况一直平稳良好。
和在稀土资源上不断进取的抢眼表现形成鲜明对比的,是中铝集团每况愈下的业绩。
根据数据显示,中国铝业在2012年巨额亏损82亿,创下上市以来的最大亏损额度,而为了避免上市公司“戴帽”,中铝集团去年频繁进行资产处置,为上市公司兜底,虽然最终获得成效,但是总公司就此背上亏损78亿元的沉重包袱。
稀土分析师许海滨告诉记者,“中铝近几年的业绩一直非常不好,尤其在主业电解铝等方面,更是出现了加速下滑的态势,而在铝业没有明显好转的前提下,将目光转向自己运营良好的稀土领域,能对其业绩提供一定支撑。”
据了解,稀土行业此前一直以高利润而着称,这对于陷入巨亏的中铝来说,无异于救命稻草,也成为了其转型的关键。一位上海地区的张姓稀土贸易商告诉记者,稀土价格低的时候2万元-3万元/吨,价格最高的时候可以达到40万元/吨。而正因为其低成本高利润,也让他成为了众多大型企业抢夺的资源。
实际上,根据姜志男的透露,目前中铝的转型已经初具雏形,而稀土板块则是中铝在未来的战略中非常重要的一块,将会有效地提升公司业绩以及增强公司的抗风险能力。
“尽管稀土属于利润较为丰厚的行业,但是目前国内稀土价格普遍处于低位,这对于急于摆脱亏损泥潭的中铝来说,无法起到立竿见影的效果,今年业绩能否好转仍然很难说。”许海滨说。
稀土资源去向未定
就在中铝集团工信部批文的同时,这批稀土资源最终走向再度引来了外界的诸多猜测。
按照工信部的意见,中铝集团的稀土资源整合将以公司旗下的中国稀有稀土有限公司为整合主体。但是外界对此的看法并不统一,其中最引外界关注的,就是最终稀土资源很有可能将注入中铝的上市公司,来提振上市公司的业绩的说法。
虽然公司2013年艰难扭亏,但中国铝业的一季报显示,净利润为亏损21.57亿元,较2013年同期增亏11.81亿元。
“中国铝业今年的业绩依然不好,而且去年为了扭亏已经处置掉了很多铝业相关的氧化铝以及铝加工类的资产,如果今年没有新的资产注入,那么全年的业绩很容易缺少增长点而再度陷入亏损的麻烦。”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行业分析师告诉记者。同时,市场更有猜测,中国铝业通过资产处置,已经将相当一部分铝业资产清空,很可能是在为未来将稀土资源装入上市公司做准备。
早在中铝建设稀土类公司不久,市场有分析称公司将稀土资源注入上市公司的可能性并不大,“当时的环境是,央企在稀土资源上争夺非常厉害,市场局面也不稳定,然而随着工信部审批流程的逐步加快,行业格局日益明朗,中铝也许会重新考虑向上市公司注入资产的事情。”上述接近中铝的人士告诉记者。
不过,对于稀土资源是否注入上市公司一事,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曾试图与中铝集团方面取得联系,但截至发稿,并未获得中铝集团方面的回应。
1.除特别注明外,本网站的所有资料均搜集于互联网或由会员发布,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亦不对资料的完整性和准确性负责。网站上的资料仅供行业人士交流学习使用,请勿用于任何商业用途,否则产生的一切后果将由用户自己承担。
2.本网站为非营利性资源整合平台,刊载信息仅为便于行业人士交流学习使用,版权归作者所有。如果刊载的信息侵犯了您的权利,请作者来信来电告知,本网核实后会马上删除相关内容。